韩穆兮(高考ing)

立弱德为则,修群德之美

  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。”德又为“弱德”与“群德”之分,一字之差,却相辅相成。我们有多少人终其一生,坚守的不过是一“德”字。而君可知“立弱德为则,修群德之美”的道理呢?

     

  立政德,就要明大德、守么德,严私德。但与之相对的弱德又何以译呢?弱德实质上是说:面对困苦,有所坚守和遵从本心,说的正是“出於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的清醒和坚守。它是嵇康面对宦海浮沉时,所追求的竹林;是屈原面对奸臣当权时,毅然投江自尽;是陶渊明面对权贵时,不为五斗米折腰。他们用行动证明了那句君子可内敛而不可儒弱,坚守本心方得始终。在生活中,又有多少人能守住自己的“弱德”呢?叶嘉莹曾说:“周围环境再丑陋,罪恶,我们都应坚守和珍稀心中的那片净土。”而立弱德为则,何尝不是为人处世和修身养性中的一项呢?

  

      

  

  既立弱德为则,又怎忘群德之美呢?在大事大非前,以大局为重这便是群德。梁越超曾说过:“合群之德者,常就群。”此活不假,翻开泛黄的史书看向近代。多少仁人志士舍小家顾大家,积极掀起了救国浪潮。像林觉民一封“见字如晤”便舍身救国的又何在少数?从古到今,群德便一直是中华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。是杜甫身处困境却依然念着的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天下寒士俱欢颜。”更是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群德之美,美在千古圣贤的不眠之夜,美在穷也欲兼济天下的渴望。它的美穿越千年照到现在。

      

  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深刻明白:立弱德为则,修群德之美的道理。先人用一生为我们做了示范,国家也向我们寄以厚望,我们又怎么会选择安逸、得过且过呢?我们正处青春佳年,所说的弱德不过是学业上的刻苦和迎难而上的行动,坚定守好自己的初心庭线。而群德则是克己奉公,服从守排,在大事大非前理智抉择,以明大德、守外德、严私德来要求自我。

      

  立弱德为则,修群德之美,归根结底都是为人处世的方法。古言: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,而我们则当以弱德要求自我,学群德之美。

评论

热度(8)